热点信息

华南理工大学福建招生组访谈

发布日期:2013-06-26 21:32:35点击次数:516
访谈嘉宾:华南理工大学福建招生组长韩光泽教授
访谈时间: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8:00-9:00
 
【主持人】:请简要介绍南理工大学基本情况。
【韩光泽】: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校园内湖光山色、绿树繁花,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文化底蕴深厚,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华南理工大学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等为基础,调入中南地区多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1960年学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底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现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1门国家精品课程。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511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有7个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有效专利总量居全国高校前七名。学校治学严谨,坚持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012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9.10%, 约80%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超过五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世界五百强及中国五百强企业。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主持人】:请介绍贵校2013年本科招生的亮点。
【韩光泽】:华南理工大学在福建省的招生计划比2012年增加了9名,2013年计划在福建省招生114名,其中理科生99名,文科类15名。一是创新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入校二学期后学习总绩点排名在前35%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转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修辅修专业或双专业;强化国际交流和校际交流,我校目前已与约60所国外一流大学合作开展了本科联合培养或交换项目,与国内多所重点高校建立本科交换生项目,华工是《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协议高校之一;拔尖型人才深造培养,我校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多年领跑广东,全校有多达17%的成绩优秀学生可通过免试直接在本校或外校攻读硕士学位。二是因材施教。2013年计划招收8个创新班、7个卓越班、4个国际班和2个全英班,以及4个大类招生。
【主持人】:你校的录取批次如何安排?招生规模与招生专业情况怎样?
【韩光泽】: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在各省(市、区)均安排在第一批次中录取,国防生安排在提前批录取。今年我校招生总规模是6300人,招生专业(方向)78(97)个,其中工科专业方向58个,占60%,经、管、文、法、理、建筑学、教育类、艺术类专业方向39个,占40%。今年在原有的7个本硕、本博连读创新班基础上,新增1个经济学类本硕连读创新班、1个法学类(卓越法律班)、1个环境工程(全英班)、1个金融学(全英班)。
【主持人】:学生在学期间是否允许转专业?
【韩光泽】:我校普通本科生(艺术类专业生、高水平运动员、国防生、贫困计划生、外语保送生等特殊类除外)在校期间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在第三学期开始时,前2个学期总绩点排在专业年级前35%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转专业:即从原入学专业转入另一专业。
【主持人】:学生在学期间是否可以攻读双专业、双学位?
【韩光泽】:学生在学期间如学有余力,可跨院(系)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目前在校学生有约15%的学生在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学校开设双学位专业的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法学(知识产权法)、英语、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等,学生修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毕业时授双专业文凭及双学位证书。这种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
【主持人】:本硕或本博连读创新班与其它班有何不同?怎样才能就读于这类创新班?
【韩光泽】: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校继续推行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新模式,2013年计划招收8个创新班。进入这些创新班的优秀学生,将独立成班,采用学校专门制定的全新的综合培养方案。根据学院培养特点,实行以生为本的动态管理和分流制度,二次选拔入读创新班者将不再获得本硕连读资格:在本科学习阶段,将根据学生的学业、表现、健康和志愿等综合状况进行适当分流、淘汰,不符合要求者或不愿继续就读于创新班者可转回相关学院或者专业的普通班学习,同时取消本硕连读资格。本硕连读创新班中进入连读硕士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培养计划和毕业论文后,六年即可获得硕士毕业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本博连读中继续攻博的学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论文后,八年即可获得博士毕业证书并授予博士学位。学校将在课程修读、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上全面实施创新型教学,并推行灵活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及个人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转专业,攻读双专业、双学位等,也可以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参与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凡报考我校自动化、经济学类专业的优秀考生(包括自主选拔),可选择填报相应的创新班,经择优录取入学后接受本硕连读的全新培养模式;凡报考我校机械类、工程力学、材料类、化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秀考生(包括自主选拔),可选择填报相应的创新班,经择优录取入学后接受本硕、本博连读的全新培养模式。
【主持人】:卓越班与普通班有何不同?
【韩光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此背景下,我校成为首批通过的61所高校之一,借助“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我校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信息工程(卓越班)、软件工程(卓越班),根据学生高考志愿,择优录取。
卓越班学生以工程技术为培养主线,以“3+1”为基本培养模式(其中:3为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1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企业学习和国际交流过程(在学期间要求至少参加一项工程项目训练,有一年的企业学习经历),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思维及工程管理能力。
【主持人】:国际班与普通班有何不同?
【韩光泽】:国际班基本模式为“2+2”联合培养,学习期满若符合两校学位授予的要求,可获我校及合作高校学士学位。学生第一、二年在我校学习,培养计划参照合作高校对应专业前二年的课程模块,与主要合作高校共同制定。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与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教材以原版为主。在达到国外合作高校有关绩点、学分、托福或雅思等语言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国外合作高校申请材料审核者第三、四年到国外合作高校学习。
【主持人】:你校今年哪些学院采用专业大类招生?
【韩光泽】: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招生模式改革与创新,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我校继续试点在电子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电子信息类包括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与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四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四个专业;数学类(数学与信息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专业;法学类包含法学、知识产权两个专业。
【主持人】:学生本科阶段是否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锻炼?
【韩光泽】:从2002年至今,我校共投入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经费约3000余万元,立项项目达到10000余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 、“学生研究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超过6万人次,全校约5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初步训练。在“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竞赛等代表国内、国际顶尖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名列全国高校前列,有30多名本科生先后在世界级杂志《SCIENCE》、《NATURE》、《CELL》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同时,我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了336个校外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先后与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功能性低聚糖研发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制造业数字化联合实验室”,与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共建“华工海天塑机技术研究培训中心”,与德国宝马公司共建“宝马汽车培训中心”,与日本三菱公司共建“三菱电机FA实验室”等2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
【主持人】:学生的课外学生活动如何?
【韩光泽】: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抓精品、强特色、出品牌,很多活动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打造了“标杆工程”“青年月”“科技文化节”“社团活动月”“研究生文化节”等一批高水平、综合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成绩显著、屡获大奖,分别为:《廿一载风雨路 廿一载“义工”情》(2008年,特等奖);《青春丈量祖国大地 激情仰望璀璨星空》(2010年,一等奖)、《七色的彩虹榜样的力量——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创先争优“标杆工程”建设》(2011年,一等奖)。
依托学科特色,我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宝洁俱乐部、Sun俱乐部、阿里巴巴高校技术联盟、腾讯创新俱乐部、TCL学生创新俱乐部、IBM技术俱乐部、微软俱乐部、诺基亚俱乐部、波音俱乐部、爱立信俱乐部、移动互联网俱乐部、通讯软件俱乐部等学术研究型社团,通过校企合作来开展学生课外学术实践活动。此外,我校拥有Fresh环保协会、爱心社、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公关协会、Six Steps街舞协会、ZACA动漫协会等近200个学生社团,社团活动丰富、影响力大,Fresh环保协会曾获评“全国百佳学生社团”。
【主持人】:你校是否有与国外其它大学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项目?
【韩光泽】:我校十分重视与国外大学的各种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多所大学设立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项目。符合各项目报名条件的我校在校本科生可自愿申请,经院校两级选拔后,前往各相关合作高校学习,并按项目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分或交流要求。详细内容参见我校2013年招生简章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分。
【主持人】:你校是否有与国内其他大学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项目?
【韩光泽】:我校现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本科交换生项目,交流院校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每个项目交换名额均为30名,交换时间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现有项目涉及我校材料、机汽、电信等19个学院27个专业,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本科生可自愿申请,经院校两级选拔,均有机会到外校进行交换学习。
2010年11月,国内九所理工见长的著名院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展开全方位合作,其中包括本科生的校际互换、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校际互换、直接攻读博士生的校际互换等。在我校学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将有机会推荐至合作高校交流、学习。
【主持人】:你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
【韩光泽】答:华南理工大学地处珠江三角洲,是华南地区唯一直属教育部的以理工为主的重点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校毕业生供需比例均在 1:10 以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超过98%,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广东省地区重点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到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比例达五分之一。2012届我校本科生就业的单位性质流向:民营及私营企业2119人、国有企业1134人、三资企业204人、事业单位164人、其他企业374人、部队及国家机关146人,自主创业6人。
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地区流向主要是:在广东省就业的地区流向依次为广州1845人,深圳615人,佛山240人,东莞131人,珠海111人,中山107人,江门55人,惠州59人;流向广东省其他地区就业的人数为345人;到西部地区291人;到省外其他地区571人。
【主持人】:你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费用情况如何?
【韩光泽】:根据我校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在校生月平均最低生活费用约为400至500元左右。
【主持人】:你校有哪些措施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韩光泽】:我校提供以下几种方式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1.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的助学金。我校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3000元/人·年。
2. 国家助学贷款:
学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形式: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在当地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只需携带录取通知书和相关困难证明材料即可到当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每生每年可申请贷款金额6000元;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是指学生来校就读后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申请贷款金额为当年学费,软件、艺术、设计类学生可申请每年贷款金额6000元。
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执行,毕业后当年7月1日开始还款,还款期限为6~10年。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期限一般为10年,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一般为6年。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贷款利息全部由学生自付。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 勤工助学:
学校设立勤工助学中心,负责对勤工助学学生应聘资格的审定及岗位的安排,指导和管理勤工助学的各项工作,拓展社会服务项目。有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学生可通过课余时间勤工助学,获得工作报酬。
4. 社会捐赠助学金: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力求上进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社会团体、企业和热心人士在我校设立助学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减轻经济压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我校现有社会各界捐赠设立的校级助学金二十余项,资助金额从1000元/人·年到5000元/人·年不等;助学金中有一次性资助的,也有根据学生表现连续资助至毕业的,每年资助人数千余人,是我校资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各学院也有各种社会资助项目。
5. 临时生活困难补助等。
【主持人】:你校设立哪几项奖学金?获奖学金学生所占的比例如何?新生奖学金的标准、等级是怎样的?
【韩光泽】:目前,我校设立了三类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包括单科竞赛奖学金、四、六级英语统考成绩优秀奖学金、体育文娱活动优秀奖学金等)和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的捐赠奖学金及各院系自设的奖学金。除新生奖外其他奖学金得奖比例约为27%左右。
1. 新生奖学金
(1)    优秀保送生奖学金: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竞赛一、二、三等奖,并以保送生资格录取的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奖学金分别为30000、20000、12000元/人。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学科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并以保送生资格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奖学金10000元/人。
(2)优秀新生奖学金:第一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为第一志愿第一顺序)报考我校者,广东省考生高考成绩在文、理科全省前1000名;非广东生源,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录取考生前2%且原始分理科生超出一本线100分以上,文科生超出一本线80分以上者(非750分制省份折算为750分计算)可获奖学金10000元/人。
(3)优秀新生特别奖学金:第一志愿(平行志愿为第一志愿第一顺序)报考我校,被我校录取的总分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前三者,可获奖学金50000元/人。
注:以保送生资格获优秀新生奖学金的学生入校一年后确认是否颁发奖学金,若第一学年在本专业综合测评排名未达到前20%,则取消新生奖学金;通过高考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优秀新生特别奖学金的学生入校后即颁发奖学金。
2.优秀学生奖学金
学校出资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表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授予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奖励额度为1000元/人至3000元/不等。
3. 社会捐赠奖学金
我校的学生培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每年国内外知名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个人在我校设立奖学金有数十家,奖励额度为2000元/人·年到10000元/人·年不等。
4. 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主持人】:国防生招生情况如何?报考国防生的考生需满足怎样的条件?你校国防生可享受哪些待遇?
【韩光泽】: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高校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今年的招生详情请见我校2013年招生简章的《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国防生)》。报考国防生的考生必须是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思想品德优良,符合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未婚,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止当年八月三十一日);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身高男生162厘米、女生160厘米以上,两眼裸视力4.5(0.3)以上,无传染性疾病,无罗圈腿、无平足、无色盲色弱等。国防生在提前批次志愿录取,入学后经军队和学校复审复查合格的取得国防生资格。考生录取前必须参加面试、政审、体检等军检,与军校考生同步进行。填报国防生志愿且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在招生地区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由所在省区和省军区招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军检。没有参加军检或军检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被录取。
国防生在校期间与高校普通本科生同等待遇。每年还可享受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参加军队统一组织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培养军官基本素质,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军队任指挥军官或技术军官。其职务军衔待遇等与同层次军校毕业学员相同,如本科生毕业定为副连职军官,授予中尉军衔。